中新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徐婧) 现场体验雕版拓印和陶塑艺术、把博物馆文创带回家……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日在北京开幕,作为文旅服务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文博文创展区开展首日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购买、互动体验。
图为2023年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的展品。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本次文博文创展区以“文物·创意·生活”为主题,34家北京地区博物馆和15家优质文创服务企业携千余件文创新品及精品共同参展,重点展示各博物馆在馆藏资源活化利用及文创产品开发领域的工作成果、机制创新和重要影响力,多方位展现北京地区博物馆在新途径、新媒介、新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宝贵经验,诠释“博物馆文创:让文物活起来”的办展理念。
其中,首都博物馆、北京白塔寺管理处、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等带来首博印吧、白塔系列、福寿系列、科举系列等多个系列文创精品;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北京汽车博物馆等携众多文创新品亮相。
多样的文创产品充分展示了博物馆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资源及历史文化,展览旨在通过实物和数字化等方式,弘扬文创产品背后蕴含的传承力量、文化自信和文明追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文创产品“出圈”传播。
图为2023年服贸会文博文创展区的展品。北京市文物局供图
据介绍,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化、生活化、数字化办展目标,展区首次引入北京文博文创抖音本地生活直播仓这一创新网络传播方式。期间,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北京大觉寺与团城管理处、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天文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紫檀博物馆等携带最新文创精品成果前来做客。直播活动结合抖音直播线上+线下惠民抢购或首发等多种方式,在突出“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文创理念的同时,以全新的传播形式提升公众的参与感,搭建北京文博文创线上“会客厅”。
展区2日还特别安排了崇德堂博物馆雕版拓印和古陶文明博物馆陶塑艺术等互动体验活动,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体验,领略博物馆文化创新魅力。接下来,北京九鼎灶文化博物馆、荣唐连环画博物馆、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等还将陆续带来新品发布、科普交流、非遗手工等活动,提高博物馆文创的体验感、互动感和获得感。(完)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再次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
2019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两次向服贸会致贺信、三次在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音一以贯之。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发展亟待注入新动力。
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中国搭建的服贸会平台,让各国在开放合作中共享发展新机遇,携手共促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这充分体现了将“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作为永久口号的深远意蕴。
“中国愿同各国各方一道,以服务开放推动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创造美好未来,携手推动世界经济走上持续复苏轨道。”习近平主席在本次致辞中从开放、合作、创新、共享四个方面指明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营造高水平开放的合作环境。
“积极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负面清单谈判”“扩大电信、旅游、法律、职业考试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开放新举措,顺应国内外服务业发展潮流趋势,不断扩大市场准入,印证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共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同各国的发展战略和合作倡议对接,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合作,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等倡议,有助于不断做大全球服务经济“蛋糕”,培育更多经济合作增长点。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激活创新发展的合作动能。
“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习近平主席为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指明路径,彰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题。
越是面临挑战,越要共享包容发展的合作成果。
习近平主席提出,“以中国大市场机遇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服务,增强世界人民的获得感”。中国始终坚持全球共同发展,同世界各国共享机遇,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顺风车”。
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2019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服贸会上宣布的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新举措,持续落地见效、惠及各方,充分彰显中国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和信心。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高质量发展将为世界经济持续注入强大动力。坚持以务实举措共促开放合作,必将创造更多互利共赢新机遇,开创世界更加美好繁荣的未来。
主笔:谢希瑶、董雪、陈旭
统筹:邹伟、韩洁、王绚
视觉 | 编辑:吴晶晶、王秋韵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